香港電台官方網頁:獅子山下——水中的故鄉
我住的地方,就是劇中呂頌賢提及那些賠給萬宜灣居民的五層高樓房。不過,我一家都不是西貢原居民,事源當年這些樓房賠給原居民後尚有剩餘單位,我父母就買了下來。雖然我不是原居民,但也算住了二十多年,近一個月來西貢漸漸流傳著有電視節目潛水到萬宜灣村,也算是略有所聞。節目末段有「協助拍攝 – 李國華先生」,明確一點說是現時西貢萬宜新村的村長。
至於為何萬宜水庫下會有一條村?這就簡單介紹一下吧。原本萬宜灣是西貢內頗為偏僻的地方,有數個村落聚居,灣外有不少島嶼。但當時香港不時缺水,所以政府決定在萬宜灣建兩道水霸 (見下圖),將港灣封起來,建成現在香港最大的水塘 – 萬宜水庫。

為了安置那些村落的原居民,政府則在現時西貢市中心的位置填海,興建「萬宜新村」。現時西貢市中心其實絕大部份地方都是填海的,由西貢道 (滿記) 及天后廟向海傍的地方都是填海得來的。從前西貢對外的交通就只有 92 號巴士,總站設在天后廟外 (現時的停車場)。下圖的藍色線為我記憶中在推出的西貢歷史書籍所載之海傍 (父母說簡單而言是以西貢公路為界),綠線部份為書中相片未能拍攝之地方,只是估計。

說起從前的巴士總站,就想提一提「開記」。如果是不時來西貢遊玩的朋友,我想都記得在小巴總站有一間雜誌及雜貨站,各樣出海、郊遊、燒烤物資都有,名叫「開記」 (早前結業了,下文提及)。其實早前巴士總站還在天后廟時,開記已開業,位置就是在天后廟旁現時的水果站、從前的巴土總站旁。後來政府決定將交通總站搬到現在的位址,但這樣一來開記便一定人流大減,那還怎樣開店?結果 (過程不清楚),政府在新小巴總站給開記留了一個鋪位,而且不是租鋪、而是擁有鋪位。就這樣,開記一直在現時了巴總站處開業,直至 7-11 及 CircleK 大量入侵西貢 (西貢市內有三間 7-11、兩間 CircleK),開記生意額大減;加上有買家願意以高價購入這鋪位,開記才在年多前結業。現時,那鋪位的開設了「批&撻」。
題外話說多了,總之原居民就這樣搬到了填海建造的萬宜新村 (現在於滿記外還有牌樓),原本散居的西貢村民亦多了個聚腳點,萬宜新村的建成亦成為了西貢發展 (及污染?) 的里程碑。這次港台節目就是潛水回到爛泥灣看看從前的村落的位置,並藉此希望觀眾留意一下都市發展的各種利弊。
這次節目有不少報章報導,大家可參考一下:
港台宣傳稿 – 深入萬宜水庫拍攝 水底埋藏百年古村電視曝光
明報 – 深入萬宜水庫 尋找水中故鄉
明報 – 爾冬陞拍攝水中村落心寒
明報 – 義務接拍《獅子山下》 爾冬陞﹕不拍會遺憾
大公報 – 爾冬陞再現水底300年古村
東方日報 – 水塘淹沒卅年爛泥灣村重現
1 thought on “《獅子山下——水中的故鄉》及西貢雜談”